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王润稼:为“闲”正名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中国人民大学的李萍教授在中国传统思想的构念下,将中国茶道的基本理念概括为“闲、隐、乐”三个方面,认为中国茶道的一个基本精神取向是在闲中返隐并取乐。

 

1314474749200.jpg

李萍将“闲”视作中国茶道的心理基础,认为它是构成完整茶道理念的基本前提。(李萍.中国文化传统与茶道四境说,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5(5))慢呷细啜中不仅可以闻香咀甘,涤荡昏寐,获得身体上的愉快体验,满足生理机能的休整与调适;更重要的是,喝茶在中国文化构念中不单纯是身体上的休闲,更在品饮之中超然于纷繁杂乱的俗世生活,寻得一份内心的悠闲安适,达到“悠然淡忘归,于兹得解脱”的“心闲”境界。

 

宋微宗赵佶在《大观茶论》序言中写到:“至若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就贴切地指出了茶在精神层面的妙用。由此,茶与闲实现了内在的高度契合。一方面,茶道精神中蕴含着“闲”的哲学,“闲”是茶道理念中最具基础性的要素,在喝茶中只有切实体会到“闲”的感觉和心境,才能将单纯的茶事活动提升至道的层面;另一方面,“闲”作为现代社会中日渐丧失的人类应然状态,也亟需茶这一绝佳的媒介使其显现,茶叶及相关器物、环境等物质要素为“闲”的实现提供了现实载体,一系列的茶事活动则成为“闲”的实现方式,饮茶品茗中的内在感受和精神体悟更是茶道之“闲”的最终彰显。

 

1351079888228650293.jpg

中国茶道作为道的一种实存样式,其间所蕴含的闲哲学具有时空和身心双重维度,以此双重维度为主体依托,茶道之闲又内具功夫与境界两个彼此关联的面向。闲功夫是实现茶道之闲的基本用功方式,是通达闲境界所运用的操作方法和实践路径;闲境界则是茶道之闲所要达成的应然状态与理想归宿,此境界的通达和呈现要以闲功夫为手段。本文即是以茶道本体为基础,在本体——功夫——境界的架构下对茶道之闲展开论述的。


 “闲”作为人类生命活动中与“忙”相对应的范畴,是主体应然的存在状态。“忙”是外向的,“闲”才是内向、为己的,因此,“闲”是主体生活态度的自觉。

 

然而,以往对于“闲”的理解,普遍存在着以下两种误区:一是从价值层面否定“闲”的意义,将“闲”视作不应当的行为,是对人类生产活动的戕害,认为“闲”是应当尽力避免的生存状态。这种观点将“闲”完全当作“忙”的附属品,要求严格控制闲的长度与程度,即便进行一定的休闲,也是为了获取持续劳作所需要的体能和精力而不得不进行的行为。二是从内涵上将“闲”庸俗化,将闲简单地作为生物性的娱乐,认为“闲”是对生理欲望的满足,忽略了“闲”内在蕴含的精神意义。

 

2015081623_0524064a12b15e86056aOxlrEzLoJQqu.jpg

笔者认为,一方面闲绝非是可有可无更非要极力避免的存在状态,作为主体生活态度的一种自觉,闲具有强烈的目的性价值,是人类生活的应然状态;另一方面真正合乎人类存在意义的“闲”往往超越了现实的物质局限与功利欲求,有着精神层面的内在超越与形上关怀。

 

闲之所以是人类存在的应然状态,首先在于闲作为主体生命的自觉,不仅在于身体的解放,更实现了精神上的自适逍遥,使主体走向真正的自由,使人发现自我并实现自我。闲的哲学理念与生活方式使个我摆脱了社会生活中诸多角色规范的约制,使遮蔽的真我得以重新显现,通过主观体验和精神调试来寻求内心的安适与超然,追求形上的生命气象。

 

ue_87714_6028.jpg

 

皮普尔就认为闲“是一种精神状态,是灵魂存在的条件”,突出了闲在精神层面的超越性。其次,除了获得内在精神的自适,实现主体我的发现与彰显之外,闲的哲学还使人以审美的态度去对待生活境遇与外在事物,进而同他者和解,与世界融通,最终达成“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的至高境界,为人类生活提供整体和谐的世界图景。以闲的心境态度对待外物,可以消减主体过度的外在欲求,达观的对待生活处境,享受个我与万物的和合共生。闲所达成的精神自足与物我和谐是人所理想的美好生活。亚里士多德就将“闲”视作“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认为“闲”合乎人的本性,“人的本性谋求的不仅是能够胜任劳作,而且是能够安然地享有闲暇”,将“闲”作为“人类行为所能达到的全部善的顶点”(政治学[M].颜一、秦典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29-35页),充分肯定了闲的人性意义与生命价值,将闲作为人类存在的应然状态。


  
上一篇原理:茶文化与咖啡文化所隐藏的中西思维方式比较
下一篇罗际鸿:我与两岸儒学思想交流的因缘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