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致力于茶道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电话

都匀毛尖核心茶区考察记

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投稿版权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www.teaismphi.cn)” 。个人投稿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责原作者自负,敬请读者诸君自行判断。

茶叶很好,今后山坡上多种茶,茶叶可命名为毛尖。

——毛泽东

历经千年风雨历程,黔南州的都匀毛尖依然散发醉人的茶香。茶,根植于土地,制成于匠心。该茶外形条索紧结、纤细卷曲、披毫,色绿翠。香清高,味鲜浓,叶底嫩绿匀整明亮。我国茶叶界著名老前辈庄晚芳教授曾吟诗赞美:雪芬芳香都匀生,不亚龙井碧螺春,饮罢浮花清鲜味,心旷神怡攻关灵!都匀毛尖,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1956年,毛泽东在收到并品尝了当地农户寄来的茶叶后,亲笔回信并建议命名“都匀毛尖”。

7d75363063b68a81d4131735902dc295.jpg

(都匀毛尖)

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所长李萍教授带队的贵州茶俗考察团一行冒着贵州7月反复无常的小雨,在贵州省农委农经处吴宗建处长的陪同下,深入茶产区一线,参观考察了都匀市河头镇螺狮壳茶山,听取茶场员工心声,了解茶叶种植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0b0e8faa6e0305cf030d2d7704c0698.jpg(考察团一行与明黔农业发展公司的厂长座谈)

考察团一行走进茶园,与茶企负责人、加入合作社的农户等座谈,听取他们的心声,对茶叶质量的提升、茶园管理、茶业事业人才培养等事宜予以高度关注。 近十年来在贵州省内全面推进的“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在茶树种植面积的提高和规范化管理茶园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茶园的日常管理不好管控、茶叶采摘成本高、农户收益较少、缺乏具有品牌核心竞争力等。

546570204a79347e3675aefdaaae0a58.jpg (考察团一行与河头镇匀之叶茶业公司负责人张光元座谈)

下午,考察团一行专程拜访了都匀毛尖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张子全先生。张先生在访谈中指出,传统技艺需要继承,同时也需要创新和发展。他本人对此体会深刻,而且身体力行,他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了用都匀毛尖的一芽一叶做红茶的工艺。张先生与他的团队一道带领加盟的合作社成员走共同致富之路。张子全先生详细介绍了都匀毛尖的制作工艺与流程,包括杀青、揉捻、搓团、提毫、干燥。揉捻可增加汤色浓度;搓团是固定外形;提毫时,茶团在手掌间摩擦滚动。考察团成员有幸观摩了张先生的全程演示,每一步动作和每个环节的温度把控都严格遵循传统手艺,在近40分钟的炒茶过程中,只见一双手在锅内熟练地完成抓、抖、揉、捻、散团、翻炒,一气呵成。

f3fcbe471d3d2d714ff75b0f9f0e57cb.jpg(张子全先生演示都匀毛尖茶的手工炒制工艺)

完工后,张子全先生亲自为大家冲泡刚炒好的毛尖茶,汤色绿黄明亮、香气清澈,轻抿一口,稍苦的茶汤很快在唇舌之间鲜香回甘。

bc9800e0866a56baf236df2f88461d03.jpg

  
上一篇贵州湄潭茶业史和茶博物馆考察记
下一篇茶俗考察团献计都匀市茶业未来发展
X

合作交流:李老师

电话:010-82504240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